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D
6. B 7.C 8.A 9.D 10. B
11.D 12.B 13.A 14.C 15.D
16.B 17.A 18.A 19.B 20.B
21.D 22.C 23.B 24.B 25.C
26.A 27.C 28.B 29.A 30.B
31.C 32.B 33.D 34. C 35.C
36. B 37.A 38.A 39.B 40.A
41.C 42.B 43.A 44.B 45.C
46.A 47.C 48.A 49.A 50.C
51.B 52.C 53.B 54.B 55.D
56.A 57.B 58.D 59.B 60.B
61.A 62.C 63. A 64.A 65. B
66. C 67.A 68.D 69.D 70.A
71.A 72.A 73.A 74.D 75.D
76.C 77.C 78.A 79. A 8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CD 3.ABC 4.ABD 5.ABC
6.ABCD 7.ACD 8.BCD 9.ABCD 10.ACD
11.AC 12.BCD 13.AB 14.ABD 15.ABCDE
16.ABC 17.ABC 18.ABD 19.ABCE 2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1.会计核算具有四个特点
(1)会计主要核算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2)会计核算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以货币量度为主,兼用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
(3)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4)会计核算既包括事后核算也包括事中核算及事前核算。
2.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具有以下优点:
(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
(3)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
3.
(1)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即资产)及其结构情况。通过资产负债表结合其他会计资料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和资产的周转速度。
(2)资产负债表总体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
(3)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和支付能力。
(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4.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规则可概括为:“同内容,同方向,同金额”。
5.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凡是本期实现的收益和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6.平行登记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已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同一会计期间,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平行登记的规则:
(1)登记的原始依据相同;(2)登记的方向相同;(3)登记的金额相等;(4)登记的会计期间相同。
7.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具有如下两个优点:(1)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2)复式记账法可以进行账户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8.(1)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随时可以查证;
(3)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9.(1)总分类账各账户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等;
(2)总分类账各账户余额与其所属有关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等;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对应总分类账户余额是否相符;
(4)会计部门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与财产物资保管或使用部门的有关保管账的结存数核对相符。
10.资产负债表的具体作用如下:
(1)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的情况,经营者据此可以分析企业资产分布是否合理;
(2)资产负债表总体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
(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11.财务报表有下列作用:
(1)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本企业有关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
(2)为企业债权人提供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信息资料。
(3)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4)为财政、工商、税务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各企业实施监督的各项数据资料。
12.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五、会计核算题
(一)、
1.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2.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短期借款 50 000
3.借:固定资产 34 500
贷:银行存款 34 500
4.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乙材料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420
贷:银行存款 30 420
5.借:原材料——甲材料 20 000
——乙材料 6 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乙材料 6 000
6.借:应付账款——东海公司 20 120
贷:银行存款 20 120
7.借:管理费用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8.借:应收账款——泰山股份公司 262 0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8 080
9.借:营业费用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10.借:生产成本——A产品 320 000
——B产品 330 000
制造费用 6 6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370 000
——乙材料 280 000
——丙材料 6 600
(二)、
1.借:无形资产 250 000
贷:股本 250 000
2.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长期借款 400 000
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4.借:原材料——甲材料 30 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30 000
5.借:无形资产 230 000
贷:银行存款 230 000
6.借:应付利息 9 000
贷:银行存款 9 000
7.借:管理费用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8.借:应收账款——岭南公司 46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9.借:销售费用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10.借:库存商品——A产品 5 6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5 600
(三)、
1.借:银行存款 450 000
贷:短期借款 450 000
2.借:银行存款 900 000
贷:实收资本 900 000
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4.借:原材料——甲材料 20 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5.借:生产成本——A产品 7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 000
——乙材料 2 000
6.借:银行存款 250 000
贷:预收账款——东方公司 250 000
7.借:应收账款——乌江公司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8.借:管理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9.借:应付票据 260 000
贷:银行存款 260 000
10.借:制造费用 8 600
管理费用 1 400
贷:累计折旧 10 000
(四)、
1.借:银行存款 150 000
贷:长期借款 150 000
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5 850
3. 借:原材料——甲材料 5 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5 000
4.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 000
——B产品 3 000
制造费用 1 5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 000
——乙材料 4 000
——丙材料 1 500
5. 借:固定资产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6. 借:应收票据 35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000
银行存款 6 000
7. 借:无形资产 180 000
贷:实收资本 180 000
8. 借:盈余公积 40 000
资本公积 17 000
贷:实收资本 57 000
9. (1)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 000
累计折旧 25 000
贷:固定资产 30 000
(2)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5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 000
0. 借:营业费用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六、计算题
1.解:分配率=4 500÷(5 000+4 000)=0.5(元/公斤) (3分)
A材料应分配运费=5 000×0.5=2 500(元) (3分)
B材料应分配运费=4 000×0.5=2 000(元) (3分)
A材料采购总成本=12 500+2 500=15 000(元) (3分)
B材料采购总成本=22 400+2 000=24 400(元) (3分)
2.解:营业收入=2 500 000+200 000=2 700 000(元)
营业成本=1 300 000+160 000=1 460 000(元)
营业利润=2 700 000-1 460 000—22 700—95 000—123 000—20 000—16 000
+150 000=1 113 300(元)
利润总额=1 113 300+8 000—10 000=1 111 300(元)
净利润=1 111 300—277 825=833 475(元)
3.
解:
存货项目期末数=500 000+3 000+82 000+140 000+15 000=740 000(元)
固定资产项目期末数=300 000-120 000-80 000=100 000(元)
无形资产项目期末数=80 000-10 000=70 000(元)
长期借款项目期末数=200 000-50 000=150 000(元)
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64 000-4 000=60 000(元)
4.
解:
(1)主营业务利润=500 000-200 000-5 000=295 000(元) (3分)
(2)其他业务利润=17 500-12 500=5 000(元) (3分)
(3)营业利润=295 000+5 000-2200-2 300-2 500=293 000(元) (3分)
(4)利润总额=293 000+8 000+2 000=303 000(元) (3分)
(5)所得税=303 000×33%=99 990(元)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