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2022-01-09 12:50

昨天上午9时,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和2022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顺利开考。"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编写读物是原着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昨天,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这道春考作文试题很快引来各方关注。不少语文名师点评认为,此题贴近考生生活和实际认知,引导考生审视熟知的生活现象与社会文化,凸显上海卷作文命题始终坚持的思辨性特征。


昨天,近5万名上海学子踏入"新年**考"考场。与此同时,还有数千名考生选择了只参加外语一考;数千名考生放弃春考和外语一考,定格相关科目的学考合格考。


根据考试日程安排,春考将进行至10日,除了昨天完成语文和数学科目测试外,今天上午考外语笔试(含听力),明天考外语听说测试;此外,今明两天还将进行2022年统一高考外语科目考试(1月)。合格考今天上午考外语笔试,下午考外语听说测试;另在15日至17日还将进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春考成绩预计在1月底公布。


春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语文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多位点评专家提及,语文试卷注重设置情境任务,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将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试卷中涉及到校庆活动中的采访提问和调查研究中的问题设计;社科类现代文讨论网络社区融入问题;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谈谈文章相关内容"是否依然反映费孝通所述乡土社会中‘孝’的特点",整合文学类作品与学术著作的不同信息,引导考生综合思考,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


谈及今年的作文题,专家们点评认为,写作题引导考生结合园林、缩写读物、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产品,反思常见的观点,发现惯性思维中的漏洞,鼓励考生有理有据地发表创见,引导他们理性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促进他们提升审美品位,获得精神成长。


专家认为,考生可扣住"浓缩"与"精华"这两个关键词,对这个观点加以考察。例如,什么是浓缩,何以称得上精华;进一步思考如何浓缩,是取舍扬弃还是萃取升华;在浓缩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怎样的浓缩对精华的获取才是有必要的;还应扣住"就是"进行思考,浓缩的是否必然是精华,从而对"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一判断进行批判性思考。考生可结合题目中列举的现象及个人的积累,从这个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的角度展开分析与论证,从而达成对日常现象、惯性思维的重新审视和理性反思,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缜密性。这样的写作题保持了一贯的思辨特色,又增加了生活元素,贴近考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使写作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