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考生的特点

2022-01-02 13:32

  由于自考生没有入学门槛,在加上参加学习考试的人员的身份较为复杂,因此,对他们的思想及行为特点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对待和处理。具体概括主要分为几类:一是社会人员,这类人员参加自考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还有因为工作与兴趣的需要来参加学习与考试的。第二是大专院校的在校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高,通常是为了学习第二个专业,获得两份学历,成为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人才,进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第三是全日制自考助学院校的在校生,他们一般都是在高考时落榜的人员,文化知识相对较弱。这样的结构就造成了他们在心理、思想及行为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大部分的成人自考生的身上,对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不同的思想状态与观点。有的成人自考生热爱学习,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却难以将这种精神持续下去;有的成人自考生认为已经选择的专业,在社会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成人自考生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做,但是在行为上经常会散漫,不振作;有的成人自考生的自信心较强,但承受能力却非常弱。产生这些矛盾的心理主要体现为自卑感与优越感矛盾交叉。

  有的成人自考生的社会经历丰富,会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带到高等院校中来。他们认为自学考试、自主择业,高等院校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是无法将其约束,在社会上找工作主要还是要有门路。所以,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虽然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但是任由他们这样继续下去,会对成人高等院校的校风带来危害,进而给院校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成人自考生缺乏竞争意识及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这样都会直接的影响了成人自考生在社会中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成人自考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于成人自考生的教育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