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鲁溪镇中心小学全力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

2021-12-30 10:15

武宁县鲁溪镇中心小学坐落于绵延百里的幕阜山下,依偎在浩浩万顷的柘林湖畔, 学校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0840平方米, 现有学生1900人、 教职工102人。


多年来, 该校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提质量、 补短板, 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涵养了 "团结拼搏, 锐意进取; 超越自我, 争创**" 的校风, 形成了 "为人师表, 关爱 学生; 教学严谨, 博采多长" 的教风, 培育了 "尊师尚学, 勤学善思; 学有所长, 全面发展" 的学风, 学校先后获得 "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师德师风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和谐校园""江西省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等一系列省级荣誉, 连 续十多年荣获武宁县教育系统全面优胜单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该校正成为赣西北幕阜山下一所明星乡村学校。


为了打造适合乡村孩子成长的育人环境,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鲁溪镇中心小学依托 "乡村温馨校园" 创建, 实施乡村学校底部攻坚,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强化学习、 生活和文化环境建设, 全面提高乡村教育品质, 为山区学子带去温馨教育。 谈及创建乡村温馨校园, 该校校长刘风华思路明晰: 将乡村学校校园校舍等 "硬环境" 与精神文化等 "软环境" 结合起来, 全面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持续提升乡村教育发展内涵, 着力打造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安全舒适, 公平而有质量的温馨教育, 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夯实办学基础, 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设施是最强的支撑。 鲁溪镇中心小学位于鲁溪集镇中心, 随着经济发展、 集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校几经扩建, 在扩建中, 学校实现了教学区、 运动区、 生活区、 休闲区的合理规划布局, 综合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塑胶篮球场、 塑胶羽毛球场、 环形跑道等体育运动场地, 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 多媒体教室、 科学实验室、 微机室、 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无线网络覆盖全校, 教学器材和实验仪器均按省一类小学配备达标, 各年级各学科均能正常开展信息化教学。


保障安全是**的关爱。 该校树立 "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山" 思想,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 通过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每周主题班会课、 争做时代新人等活动开展, 全校师生举止文明、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常态化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 狠抓饮食卫生、 交通、 防溺水、 防火、 防地震、 防踩踏等重点安全教育管理, 定期开展防地震、 防踩踏、 防火等安全应急演练, 并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 确保了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校园安全事故。 特别是建立了学校、 家庭、 政府、 村组多位一体的综合防溺水工作机制, **限度地保障了学生和学校安全。


做好细节是最真的体贴。把教师当亲人,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凡是师生需要的, 学校力争做到**。


该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双休日和节假日免费为困难留守儿童提供食宿, 每天安排有不同的活动内容, 如: 乒乓球、 篮球、 书法、 绘画、 采茶戏、 心理辅导等,每项活动都安排有专人辅导, 让留守儿童在双休日和节假日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 为改善外县籍和本县路途较远的教师居住环境, 学校兴建了两栋共80余套教师周转房, 每套住房面积为35平方米, 设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让教师倍感幸福和温暖。


坚持教学为本, 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温馨校园不仅要有温馨的新颜值, 还需要通过内涵建设来提高办学质量, 建标准化学校, 办高品质教育。 该校牢固树立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意识, 抓住教师素质关键, 突出教学教研重点, 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获得市 "优秀课改基地校""省校本培训示范校""省素质教育示范校" 等荣誉, 助推农村教育出特色、 出亮点。


铸魂赋能, 培养善教乐教的乡村教师。 该校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 计划, 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 拓展教师知识视野。 组织参与校际互动, 坚持与县城优质学校开展 "结对子˙种文化" 活动,实施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 以老带新, 推动教师互动、 互补、 互赢, 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同时发动教学教研 "引擎机", 发挥好乡村片区中心校、 义教课改基地校的先导、 窗口效应, 扎实开展岗位练兵、 案例分析、 课题研讨、 同课异构、 教学比武等系列活动, 提升了教师教学技能。 该校20名教师在县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 曾获九江市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抽测数学**名、 语 文第二名的佳绩, 年级组集体备课经验和做法被九江市教科所在全市推广。


推行以美育人 育人特色进一步凸显立足武宁本土文化, 该校注重特色教育, 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走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从2010年坚持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采茶戏搬进学校课堂, 开发了 "武宁采茶戏" 校本课程, 把该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排进课程表, 与国家课程一同实施。 学校坚持用 "专家引领模式" 来进行教学, 每周三下午为采茶戏理论知识教学和采茶戏兴趣班活动时间, 长期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和有名望的采茶戏老师、 专家来校授课、 带徒弟。 中国舞协携同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将新农村少儿美育工程落户鲁溪镇中心小学, 并派指导老师长期留校进行指导和教学工作, 采茶戏成为了该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精品和亮点。


2017年, 由该校创作的 《防溺水, 不能忘》 采茶戏作为全市学校安全工作现场会看点进行表演; 2018 年, 学校响应省精神文明办和省电视台 《唱响中国梦》少儿原创节目比赛活动, 创作了采茶戏 《素质教育好处多》, 参加了此次展评活动, 视频被江西文明网载播。 学校被评为2019~2021年度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基地", 2020年被评为 "江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除此之外, 把课堂向课外延伸是该校创建 "温馨校园" 的一大特色。 学校按要求落实 "双减" 政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 走进自然, 开展 "扣好人生**粒扣子""学雷锋,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关爱老人, 温暖社会-- 敬老院之行""我是劳动小能手""红心向党" 等综合实践活动, 参与 "保护美丽河湖, 我为家乡添绿""小手牵大手, 共建美丽家园" 等生态文明综合实践活动, 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健康的心理情感、 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创建 "温馨校园" 的阳光下, 鲁溪镇中心小学正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和教师发展的乐土, 整个学校风气正、 学风浓、 口碑良好。"十四五" 期间, 该校将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继续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 努力为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