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打破思维的墙""发散灵感寻找意外的关联"……日前,在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以下简称南外滨小)举行的一场创新主题科普讲座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创意灵感,不一会儿,一份份画有吸尘器黑板擦、多功能鞋子等构思的图解陆续完成。
授课时抛出主题,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思考解题,是南外滨小的教学常态。自2018年9月建校至今,南外滨小在树海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实践、师生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施行"精准教育"模式,通过出台《精准实务手册》、编辑《精准教学优秀课例集》、建立"阳光天使"激励性评价体系等多项"精致育人"举措,持续推动实现"双减"政策下"减负提质"的目标。
值得一提,近日,南外集团减负工作现场会在滨海小学进行,学校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领导和各校同行的高度评价;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启动专家评审,南外滨小凭借实施"精准教育"践行"精致育人"的系列创新做法,获得"最受关注新锐学校(园)年度奖"。该校的"精准教育"为何能获得高人气?答案写在学校每天的教学现场里。
拒绝表面热闹的教学,精准教学助力提高课堂质效
用游戏导入单元导读、抓课本中的关键词提炼主题、用表格呈现课文篇目和大意,完成这些步骤后,再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让大家自主完成表格、总结理解方法,巩固孩子的课堂所学。这是南外滨小的语文老师程昀给孩子上课时的教学方法,也是该校实施"精准教学"、落实"双减"政策的缩影。"想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质效。"学校教务处主任王瑜介绍称,学校通过组织精准教学三级备课研讨会和学科组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研讨会、出台《精准教学实务手册》等方式,将"精准"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今年10月起,学校组织各教研组集中开展破冰课,科任老师根据精准教学的要义来研读教材和设计教学,在备课、说课等过程中持续打磨教案,通过科组评课、总结反思、教案优化,集结形成《精准教学优秀课例集》,为每一种课型的教学提供优秀范例。"目前我们已经把语、数、英和科学4类主学科的精准教学优秀课研究出来了,涵盖绘本阅读课、综合实践课、实验观察课等课型,接下来还会继续研究体育、音乐等综合学科。"
翻阅《精准教学实务手册》可以看到,厚厚的册子里,详细记录了解决精准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份具有高度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的指南,该手册围绕"基本理念""学科要求""课堂工具"等三个主题展开,讲述了南外滨小为实现"以学为本、精准导学"这一理念所做的教学设计,涵盖课堂工具、作业标准等。"这样一来,老师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手中有考题、眼中有学生、耳中有信息,拒绝走流程、表面热闹的教学,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带着问题进课堂、引导学生表达对话、精准指导学生练习题、评价检验学习效果等5个意识,实现以学定教的效果。"
人人都可"集卡"评优,精准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走过南外滨小的每个班级,不难发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那就是墙上的"阳光少年评比栏"贴满了橙色贴纸。每一张贴纸都写有"阳光天使"字样,代表着一名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获得表彰,由班主任每周班会课组织学生评选、各科老师对课堂评价获得A+或进步明显的同学颁发贴纸。养成良好听课、学习习惯的一至二年级学生,则可获得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奖励的"大拇指"贴纸,并贴在《点赞存折》里保存,每满20枚"大拇指"贴纸可换1枚"阳光天使"贴纸。小小的贴纸,承载着学校"让每个学生每日进步都被看见"的大大期待。今年以来,南外滨小建立学校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人人可行、阶梯进步的"大拇指-阳光天使-阳光少年徽章-红树苗奖杯(牌)"德育评价体系。全校范围内集齐20枚"阳光天使"的同学,可兑换1枚阳光少年徽章,并登上学校学期"光荣榜";获得4枚"阳光少年"徽章的可兑换1座红树苗奖牌(杯),登上学校学年"明星榜",并被择优推选参加"最美南粤少年"评比。
通过"集卡式"奖励,有效地激发了一至六年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的内驱力。二年级的刘同学说,这个学期他已经获得22个"阳光天使"贴纸,感觉很开心,还想继续争取更多荣誉。来自五年级的雷同学也已凭实力收获近20张贴纸,他认为,这种评优方式挺公平,表现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同学都有机会,"明显地感觉到,班上的学习氛围更浓了,同学也更加努力地为班级争取荣誉"。
激励性评价是南外滨小构筑精准育人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其中一个抓手。近年来,该校还从学生晨读午写、环境卫生等一日常规入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专题教育活动,做到两操"快齐静",路队"整齐有序",课间"文明休息",教室"整洁卫生",致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从课堂做起,开展"会听课,会学习"专题教育活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会思、会问、会说、会做"的优秀学子;此外开展延时服务和社团课程,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展示个性,组建的足球队、武术队等校队业已成为学校**项目,屡屡在省市竞赛中夺冠。
持续发力"减负提质","精准教育"切入"双减"新赛道
"我们学校推行的‘精准教育’,是对‘双减’政策做出的一种校本回应,是有价值的探索性尝试。"南外滨小校长汪洪介绍称,和过去关注课外大量作业提质的教育模式不同,"精准教育"更侧重于从教学全过程切入,系统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为本,精准导学"。更加注重校内课内的教学效果,从而实减负增效提质。
自"双减"政策靴子落地至今,教育部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还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在此背景下,南外滨小施行的"精准教育"可谓是对实现学生课业"减负提质"的一次有效探索,并凭此获得第七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最受关注新锐学校(园)年度奖"。
其实,南外滨小并非首次因"精准教育"获得肯定。今年10月,南外滨小获评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校长汪洪的课题《智能时代精准"问题导学"的实践研究》获得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获评广东省和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山区"智慧教育"先进单位、南山区"文明校园"、南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
加入"双减"新赛道的南外滨小,接下来该如何持续发力,施行更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改革措施?汪洪指出,学校将从聚焦研究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方面着手解题,确保作业减负不减质,"作业高质高效完成了,孩子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坚持每天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参加科学素养综合实践等来展示自身个性、发挥特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