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自考本科改革措施

2021-12-24 11:58

 3.1 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和目标,改革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体系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由学科型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改革专业和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要向职业型、技能型转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应以理论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对口实用,技能课灵活多样为原则,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教育内容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量;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选修课,对部分重复或相近的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加大技能课量,增加非学历证书教育。

  3.2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单一的考试模式已难以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因此,自学考试评价方式应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化。首先,增加过程行性考核。过程行性考核可分为教学各环节过程考核和网络学习过程考核两种。课程总成绩的评定﹦课程统考成绩+过程行考核成绩。网络学习过程考核,即参加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为:理论统考成绩与网络学习过程考核成绩综合,其比例为7:3。教学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及测验、上课纪律、小论文、社会实践活动、实验、实训课的考核等内容,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为:理论统考成绩与教学各环节过程考核成绩综合,其比例为4:6或5:5。其次,对于有实践环节考核的课程,其最终成绩可用国家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承认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置换或实行免考制度,达到一考两用。此外,在考试方法上,以笔试与实践环节考试并重,每个专业可选择1-2门课程实行开卷考试。

  3.3 加强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和衔接,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自考本科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度,学习方式灵活开放、富有弹性,有广泛参与的社会助学系统,在构建国家考试公共服务平台和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灵活开放性,加强自学考试教育与各类教育形式的沟通和衔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开放教育平台和高等教育立交桥,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3.4 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自考本科学习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学习指导、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种任务。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的建立,意味着自学考试由偏重考试向教育与考试并重方向的巨大转变。当前,要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服务考生为导向,采取流程管理的模式,实现考生来之能学,学有所得,问有所答的目的,努力构建全数字化的自学考试虚拟校园。

  新形势下,自考本科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形式,前景广阔。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自学考试制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