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考培养目标和定位

2021-12-20 19:23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目标的研究状况综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宏观的教育目的,对自考对象的发展方向、培养规格以及理论修养与技能素质应达水平提出的要求。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对自考生定位,是自学考试的基本问题,也是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自学考试理论界部分学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从宏观方面看,自考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关系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因此,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理论基础够用、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二、合理定位,明确自考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的趋势,自学考试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特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结构相区别。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要按照“以考生为本”的原则,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课程性质、特点以及自学考试的总体培养目标为依据,不着重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而是逐步构建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通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课程实践等综合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对全日制自考学生群体特征与学习需求的调查,对自考生的培养和教育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必须切实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重视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以自考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和提高自考生的技能为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使高校的自考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