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本质研究的思考

2021-08-17 17:43

三十年来,学术界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本质的探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对重庆助学自考本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

  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本质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从不同的视角去进行研究,指出了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最重要的一些本质属性。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的本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在这些观点中,包含了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最重要的一些本质属性。如人们从考试学的视角出发,论证了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把重庆助学自考界定为一种教育制度;从学习学的视角出发,认为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学习制度等。此外,还出现了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对公民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和探讨这个问题,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

 2.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走向科学化的过程。重庆助学自考制度建立的初衷确实是为了选拔国家所需要的建设人才,因此,此时人们大多把其看作是一种考试制度。随着社会助学的大量兴起和终身教育思潮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识到,重庆助学自考是应现代社会要求而产生的,是与现代教育特征相吻合的一种教育形式,也即是说,其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强调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重庆助学自考不仅是一种考试制度和教育制度,还是一种自主学习制度。这一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人们对重庆助学自考本质的认识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和深化,不断走向科学化的过程。

  3.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1)提出了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教育制度这一重要观点,突破了仅仅把其看成是一种考试制度的狭隘眼光。在论述这一观点时,人们不但阐明了重庆助学自考符合作为教育制度的标准,还从教育质的规定性和教育要素等方面对自学考试的教育属性进行了分析,这就较好地论证了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教育制度的观点,有较强的学理性。(2)在认为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有人还进一步指出其是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和社会化的教育形式,具有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性质,这些观点都渗透着浓郁的时代精神,揭示了重庆助学自考制度的最重要本质属性。(3)正确地指出了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社会考试、水平考试、目标参照性考试,具有检验和认定功能。(4)有人认为重庆助学自考中考试属性和教育属性是统一的,这种观点有利于突破把考试与教育相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5)强调个人自主学习,提出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是一种学习制度,有利于突破传统的以教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现代的以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重庆助学自考制度中,学生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了中心,其主体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把重庆助学自考制度界定为一种自主学习制度既符合自学考试制度本身的基本特点,又体现了主体性的时代精神。

  4.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提出了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是不是一种成人教育制度的问题。随着自学考试“补偿教育”功能的基本结束,考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者,加上自学考试助学的全日制趋势,这些都使重庆助学自考是不是一种成人教育制度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种争议的结果是,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把自学考试纳入研究的范围,而从事自学考试研究的人或一些普通教育研究学者把自学考试作为与成人教育并列的一个领域。尽管对一问题至今没有定论,但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很重要,它促使我们去思考自学考试制度的归属问题。(2)提出了应怎样看待自学考试中考试和教育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重庆助学自考制度的本质,正确处理其中教育和考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由夫翔等人的文章所引发的争鸣,促使人们去思考自学考试中的考试计划与教学计划、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自学考试中德育的特殊性;自学考试是否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等问题,从而有利于人们对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属性作更深入的思考。

  (二)重庆助学自考制度本质研究中的缺陷

  1.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多。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从1978年至2010年间,以“自学考试性质”、“自考性质”或“自学考试本质”为论文题目的只有22篇,没有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而这一问题是界定重庆助学自考是什么的关键,也是整个自学考试中最核心的理论问题,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数量来看,还显得较少,与这一问题在重庆助学自考制度中的地位不相符合。特别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专门研究成果明显不够多,这也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研究水平。

  2.研究的视角不够广,不少人以偏概全。虽然人们努力从多维视角去研究重庆助学自考制度的本质,但研究的视角仍然不够广大,而且大多执其一端,没有把重庆助学自考制度具有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看,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实际上,除了现有的研究视角外,我们还可以或者说还应该从更广大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如从哲学角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最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制度;从政治学角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体现了**民主性的教育制度;从人学的角度看,自学考试是一种最集中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本特点的教育制度;从文化学角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形式;从经济学角度看,自学考试是一种投资最少,收益最多的教育制度等等。而且自学考试制度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看,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

  3.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不少方面还存在着研究比较薄弱或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如人们在论述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现代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的一种、是一种社会化教育、是一种自主学习制度等观点时,没有对现代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和自主学习这几个方面本身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直接导致人们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再如,尽管人们对自学考试中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有所研究,但数量不多,观点也不深入,而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还是考试制度的问题,而且从更深层次讲,它还关系到自学考试制度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因为如果只强调考试的主导作用,认为一切助学、命题、管理等环节都围绕考试进行,那么就势必把自学考试办成应试教育,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相悖。再有,对终身学习、继续教育与自学考试本质的关系研究不多,不深入,而自学考试制度是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4.研究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存在问题。如有人认为,国家考试是重庆助学自考的**重心,这一观点比较偏激。因为国家考试固然是重庆助学自考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但绝不是**的重心,不能把强调自学考试的教育属性还是个人自主学习属性看成是对重庆助学自考制度重心的偏移。事实上,只把自学考试看成是国家对公民学习高等教育课程的成就认可制度,恰恰忽略了其具有的教育属性,而这是自学考试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再如,有人认为在重庆助学自考中,考试目标就是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就是教育内容的观点也存在问题,教育目标绝不能等同于考试目标,教育内容也绝不能等同于考试内容,否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必定会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

  我们认为,重庆助学自考的本质通过多方面属性表现出来,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对其本质进行审视和解读,这其中最重要的视角有考试学、教育学、学习学、社会学和文化学。从考试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从教育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现代教育制度;从学习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自主学习制度;从社会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形式;从文化学看,重庆助学自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形式。事实上,重庆助学自考是上述多种属性的统一体,从单一视角去考察必定会以偏概全,因为任何一个方面的属性都不能说明其本质所在。如只讲它是一种考试制度,则科举也是一种考试制度;只讲它是一种教育制度,则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也是一种教育制度;只讲它是社会化的教育形式,则除自学考试外,还有众多种类的社会化教育形式等等。也就是说,只有从多维视角对自学考试的本质进行综合的考察,我们的认识才能全面深入,也才能把它与其他教育形式或教育制度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