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考面临的问题和重庆自考综合改革探索

2021-08-12 20:31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问题及所处现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为全国200多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提供了方便、灵活、经济、实惠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我国高校连续扩招、除了自学考试外,民办大学、网络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国外高校都纷纷向生源发起了攻势,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现有的自学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末,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人数在全国范围都有所下降,以陕西省为例从2002年时的全年四次报考79.6万多人到目前全年报考两次5万多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何发挥主考学校和社会助学作用,如何挖掘在校专本生源挖掘;如何改变以考为主,多元化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等诸多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需要改进、拓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学考试自身的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与创新制度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更进一步提高。对大教育观、学习型社会内涵的认识,对科学性的认识,研究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教育规律,进一步提升水平。其次,在终身学习的需求下,学习内容结构、学习模式创新等均要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办学模式方式创新,实现各种信息传输手段和教育技术的优势互补,为处于各种尤其是那些处于不利条件的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便条件,既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当务之急,也发展的长远之计。

  全国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行动较早、做的较好的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为例,专业课程体系由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四部分组成。沟通课程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学生在专科阶段的成绩占40%;衔接课程指学生在专科阶段已学过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体现本科教育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由主考院校组织培训和考试,一般不超过本科专业计划的5门课程,成绩占30%~40%;主干课程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实践与应用课程3~4门,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办法由主考院校确定并负责。充分调动了高校参与重庆自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