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考广告策划专业的整体教学阶段和课本讲授阶段

2021-08-03 21:53

一、整体教学阶段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是把知识分解,但是,学生一旦进入真实的学习,它就成为整体学习。比如一个游泳教练教你学游泳,他会将每一个动作分解,告诉你哪个手打开,做什么动作,哪个手跟进等。可你一旦进入水里面,你用什么动作?你全身的动作都用上,甚至有教练没有讲到的腰部和肚子。好的教师一定是先教整体,再教细节的。特别是针对自考,如果你教的时候只是强调细节而不重视整体的话,那么学生考试是不可能考出好成绩的。

  就像“认地图”,如果我们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教,学生一条一条地学,学生是永远无法掌握地图。笔者在讲授《广告策划》课程时,对于任何一个细节的知识,比如广告主题、定位、媒体甚至是一个小的广告创意,都是站在广告策划程序这个整体上教的,指出它在广告策划中的“位置”。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再运用交叉应用法,对知识多方位、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使本门课程的学习激发出更大的效应。

  同是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也可靠整体教学来解决。1898年,美国学者E·s·路易斯提出了一个购买行为法则“AIDA”。他认为:广告的说服功能是通过广告信息刺激受众而实现的。一个广告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然要经历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培养欲望(desire)和促成行动(action)这样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路易斯的提法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就是从广告受众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视角,来探讨如何提高广告在营销过程中的效果问题,因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也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整体教学很好地演绎了这一点。

  

  二、课本讲授阶段

  

  课本讲授包括备课、上课及课后作业。

  1 备课包括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十分重视课时备课,包括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问、举例和研讨等,但是却忽视了学期备课。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学期备课是十分重要的,从体系上把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广告策划》课程自考教材的重点就是抓教材的“纲”,“纲”抓住了,就能纲举目张。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找重点、抓重点、把握重点和讲清重点。找重点,但不一定非得单一地从考试的角度来理解重点和抓重点。一般说来,教材的重点是多层次的,既有全书的重点,也有每个单元的重点,还有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问题的重点。同时,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甚至每一个问题的重点字、句、段也不能忽视。还要提前制订一份合理完备的教学进度表,包括课时安排、实践环节、复习阶段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事半功倍。

  2 上课是整个课堂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案为主,结合自考考核目标中的要求:(1)识记内容。包括人物、机构、事件、数据、时间、地点等,一定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并能表达。(2)领会部分。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深刻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程序、方法、原则等知识,讲授它们的内外联系及其中的规律性。(3)应用部分。在前两部分掌握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理论规律性的认识,并能解决具体问题。

  3 课后作业。在每一章节内容讲授完,笔者运用“做题拓展法”,都会给出针对这一章节的模拟试题,让学生做练习,题型与自考题型一致。在学生完成后,同时会安排学生之间互相批阅,这样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批改别人试卷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自身知识,加深记忆的过程。

  在课本教学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希望能掌握一种所谓“标准”的学习方法,它就是传统的机械记忆法。这种方法能以不变应万变。学习不同功课都可用相同的模式。但机械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或复习,一味用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还使人思维僵化,智力活动受限制。因此在本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理解记忆的训练,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结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和系统化等思维活动,把握记忆材料的含义、范围和结构层次,掌握其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加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和整体结构的把握,进而纳入认知结构系统,形成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