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框架前,有必要明晰人才培养立交体系所涉及的对象。本文所指的人才培养立交体系对象主要是人的对象,包括各高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与成教学生和远程教育学生等。在明晰对象的基础上,对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不同类型重庆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和资源共享。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系统理论的,它的构建离不开高校这一大环境。
以看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具体框架和涉及的内容,下面来进行一一分析。
1.外部环境。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外部环境当然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宏观环境,但更为具体的是指与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紧密相连的重庆学历教育政策,特别是促进人才培养立交体系构建的外部政策。如浙江省自考委批准同意浙江工业大学开展与自学考试学分互认的试点,就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立交教育方面的工作。因此,这些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者。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也就是参加各类学习的学习者。当前一般认为应包括各高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在校学生,而本文认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的涵盖面应该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上述学生,还应该包括参加远程(网络)教育、社区教育的学生乃至社会大环境中的学生。只有容纳真正广泛意义上的学生才能使得人才立交培养这一体系发挥应有的效能,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制度构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能否成功构建的重要因素是制度构建。当前这一领域已有了初步成果,如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出台了《关于人才立交培养的实施办法》,规定本科学生可参加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考核成绩合格承认学分,高职、成教、自考学生可参加本科生课程的学习,研究生、本科生也可参加高职、成教和自考中有关交叉学科的学习,同时专业也可互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在高校内部构建了一个机制,但尚有不足之处,如在制度构建上应该包括大交互和小交互两个方面。大交互应包括全社会和高校的内在有序交互,通过在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学习者都可通过开发的课程和专业互选,并允许通过弹性学制的方式来达到社会与高校、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大交互。如有可能,还可以将当前试点的范围与国外学分互认的范围扩大,以便进一步发挥人才立交的作用。另外,除了通过学分互认这一较为有效的制度途径外,还可以营造一种无学分互学的模式,特别是当前各个地区大学高校园区的建立和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鼓励学生不要一味为了学分而学习,更应该主动学习,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去学习。小交互主要是在高校内部,研究生、本科生、高职、成教和自考等学生通过课程共享和专业互选,来达到人才立交的目的,但当前这类小交互的规模还尚小,还需继续适度扩大。
4.师资建设。重庆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立交体系重要的一环就是师资建设,除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外,更应该针对我国当前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培养一批社区教师和网络教师。美英等国的社会教育体系较我国要完善很多,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重点培养以下几类教师:一类是以一所学校教师为中心,联结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并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二类是以培养城市社区教师为中心,由街道或区级政府牵头,社区教育机构和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组建;三类是以培养工业区的工厂企业或农业县为地域界限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可以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本身及周边的人才立交培养以及农村普及教育。这类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我国还尚处于初始推动阶段,当然高校教师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力军,这些教师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合理流动以形成共享。如河南师范大学构建教师的人才立交培养机制,在实行人才“硬引进”的基础上,积极实行“软引进”政策,通过不同的方式,聘用高层次人才到校工作。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全社会的人才资源共享,也免去了引进人才在工作调动选择中的种种顾虑,真正实现了人才引进方、人才输出方和人才本身的“三赢”。
5.服务支持。重庆学历教育人才立交培养的建设离不开服务支持,主要包括共享课程的建设、共享网络的建立和校园及文化的共荣。共享课程的建设可以以教育部力推的精品课程为核心。因为这些课程质量较好,通过教育部课程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对外开发,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学习来获得相应学习单位的认可。另外,各省也可以开通课程共享平台,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通的课程共享平台,内容不仅包括精品课程、还包括各类优秀课程和网络课程,这些课程的共享为重庆学历教育人才立交培养的开展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提高了学习效能。共享网络更是重庆学历教育人才立交培养的重要技术支撑,不仅包括各个高教园区已经取得卓有成效的园区教学网,社会和高校的图书馆、学习室,还应包括各类人才立交培养的联系网络等。校园及文化不仅对于高校学生进行立交学习尤为重要,对于非高校学习者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部分高校资源建设标准高,但是利用率却很低。这些资源设施可以与社会共享,包括高校图书馆、教室和体育场地等,让社会学习者共享高校文化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都是推动重庆学历教育人才立交培养的重要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