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等教育自考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2021-07-23 14:51

(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重终结性轻过程性

  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来,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始终以终结性评价为核心,坚持由国家考试机构组织终结性考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卷的形式。终结性评价侧重于定量分析,学生只有一次机会来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因而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况,难以给师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这种“一次考试论成败”的评价方式,也不利于调动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生过于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影响了考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助长了考生投机取巧、功利主义的行为观念。

  (二)评价方法单调,检测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自学考试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基本上是采取理论笔试和实践环节考核两种评价方法。理论笔试历来受到自学考试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自学考试理论笔试基本上是采取书面闭卷的考核形式,不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实践性环节考核可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自学考试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助学考试(含主考学校)和考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理论知识的考试,轻视实践能力考核的倾向,普遍存在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考核大纲和考核方案不健全、考核内容不全面等问题,且实践环节考核课程的学分比值占整个自学考试学业评价的比例偏小。

  (三)评价内容片面,评价重知识性轻综合素质

  自学考试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一直以来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对自考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思想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几乎是空白。考试内容普遍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考查,重记忆轻理解。从试题的内容来看,大部分课程考查的是考生对概念、定义、基本原理等内容的认知记忆。为方便阅卷评分,客观性试题偏多,反映考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题太少,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教师为考而教,教学内容以讲解历年考题、划重点和串讲答题要点为主,学生为考而学,死记硬背知识点,做题背题,以通过考试获得文凭为最终目的。自学考试教育变成了为考试做准备,而不是为考生将来的发展做准备,无法预测性地指出考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